cpage
search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 最新
  • 時事
  • 財經
  • 娛樂
  • 專欄
  • 英國移民
  • 壹健康
  • 壹經典
  • 教育
  • 系列報道
  • ChannelNEXT
  • 昔日
  • 最新
  • 時事
  • 財經
  • 娛樂
  • 專欄
  • 英國移民
  • 壹健康
  • 壹經典
  • 教育
  • 系列報道
  • ChannelNEXT
  • 昔日
search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telegram
BNO 鍾培生 財政預算案 林作 譚耀宗 黎智英 Bitcoin 吳保錡 武漢肺炎 和你撐計劃
返回
如見︱半天面授課:學童「呻攰」、紙巾包籃球上課︱趙麗如
如見︱半天面授課:學童「呻攰」、紙巾包籃球上課︱趙麗如
2021-03-04    

我的3名子女在這星期,也多了返回學校出席面授課堂:就讀小學四年級的孖仔每天返回學校上課半天,就讀中二的女兒則一星期回去一至兩日。這次與大家分享他們與同學在回校上課的點滴。

衡心指數︱增強「心理韌性」 助孩子逆境自強|郭倩衡
衡心指數︱增強「心理韌性」 助孩子逆境自強|郭倩衡
2021-03-02    

執筆今期《衡心指數》之時,碰巧遇上家中連環不幸事件:水浸、電線短路、斷電..... 在忙亂、應急、處理、搬到外邊被迫幾天的「staycati

 仔女講呢啲|三招教你改變心態 在育兒路上更易達成目標|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三招教你改變心態 在育兒路上更易達成目標|潘穎文
2021-02-28    

牛年剛剛到來,父母可能會為新一年訂下目標。不知道父母有沒有一些經驗,很多育兒的方法總覺得知易行難,或是一開始時就雄心壯志,但總是未能夠徹底執

 如見︱疫情雖緩和,網課、面授混合模式混亂︱趙麗如
如見︱疫情雖緩和,網課、面授混合模式混亂︱趙麗如
2021-02-25    

這星期與家長或教育有關的新聞太多,除了財政務算案對家長「荷包」的影響,相信大部份學童,無論是繼續「Zoom」還是面授,也已經復課。「我計算過

衡心指數︱創傷知情四步曲 助放下心理包袱|郭倩衡
衡心指數︱創傷知情四步曲 助放下心理包袱|郭倩衡
2021-02-23    

上星期的《衡心指數》中,我們探討過在成長的各階段,或會累積各樣的「心理包袱」(burden),例如缺乏愛、總責怪自己做得不好、強烈的羞恥感、

如見︱牛年拜年家長談移民、別離,添了一份傷感︱趙麗如
如見︱牛年拜年家長談移民、別離,添了一份傷感︱趙麗如
2021-02-18    

在牛年首次與大家碰面,先祝福各位家長「有工開、子女上面授課堂、全家健康」;當然也希望疫情盡快過去,全港市民生活回復疫情前的日常。剛過去的一個

衡心指數︱會遺傳的五種心理包袱|郭倩衡
衡心指數︱會遺傳的五種心理包袱|郭倩衡
2021-02-16    

在這特別的新春佳節,沒有大型拜年或團拜聚會。親友間即使見面,也多是小組聚會,互祝安好。雖然美中不足,也算是另一番感受。好像多了機會同親戚有較

仔女講呢啲︱三招教你和小朋友過住新年學習溝通︱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三招教你和小朋友過住新年學習溝通︱潘穎文
2021-02-14    

以往,有不少父母表示,孩子在農曆新年後,說話能力有明顯的進步。他們可能開始說單詞,又或者是長句子,就連說話的膽量和說話的內容也進步了。這可能

如見︱農曆年放下對子女學業、疫情的擔憂,珍惜家人團聚的幸福︱趙麗如
如見︱農曆年放下對子女學業、疫情的擔憂,珍惜家人團聚的幸福︱趙麗如
2021-02-11    

這星期,就讀本地小學四年級的孖仔,考試的成績陸續公布,上學期終於在網課主導下完結了。13歲女兒就讀的國際學校,因為疫情,首次舉行網上預祝農曆

衡心指數︱新年育兒宜忌:大人高談闊論 孩子提心吊膽|郭倩衡
衡心指數︱新年育兒宜忌:大人高談闊論 孩子提心吊膽|郭倩衡
2021-02-10    

在疫症下,今年的新年假期不再一樣,或者我們沒有那麼多聚會和食物,但大掃除、買點年花,做一些應節食品,也是少不了的。在外國聖誕假期前夕,往往是

如見︱復課與否家長麻木,學校推「虛擬運動日」適應新常態︱趙麗如
如見︱復課與否家長麻木,學校推「虛擬運動日」適應新常態︱趙麗如
2021-02-04    

教育局宣布,如果全校教職員在復課前14天完成新型肺炎檢測,全校學生可在農曆新年假期後回校上半天面授課堂,否則只能全校1/3學生回校。大部份家

衡心指數︱真 · 腦筍都未生埋:「三層腦」助了解孩子思想 |郭倩衡
衡心指數︱真 · 腦筍都未生埋:「三層腦」助了解孩子思想 |郭倩衡
2021-02-03    

時近農曆新年,又是我們會想一想新年願望和祝願的時候。今年有著不一樣的農曆新年,不單只是疫情,還有很多家庭在思考預備去或留、為孩子前途打算等等

疫情延緩孩子發展 專家分享家居親子活動 助學習、練體能
疫情延緩孩子發展 專家分享家居親子活動 助學習、練體能
2021-02-02    

疫情持續差不多⼀年,學童經歷三度停課,只能留在家中線上學習,對⾝⼼發展造成深遠影響。ICAN啟迪教育中⼼⾏政總監吳秀敏⼩姐認為,疫情對兒童的

仔女講呢啲︱從急口令加強語言和發音能力|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從急口令加強語言和發音能力|潘穎文
2021-01-31    

「街頭三蚊一斤雞,街尾三蚊一斤龜,街頭買斤雞,街尾買斤龜……」、「床腳撞牆角,牆角撞床角……」,你跟孩子玩過急口令嗎?急口令又稱為繞口令,通

如見︱「ZOOM」太久,學童不習慣面授課:不認得同學、說話超細聲、在老師面前做鬼臉︱趙麗如
如見︱「ZOOM」太久,學童不習慣面授課:不認得同學、說話超細聲、在老師面前做鬼臉︱趙麗如
2021-01-28    

因為疫情,全港推行網上上課近一年,我家3小孩早就鍾情網課。這幾天,3個也因為考試或「輪到某一年級返學」而親身回校。他們不約而同地說,不再想參

衡心指數︱疫情下的貧富懸殊 讓孩子建立正確價值觀|郭倩衡
衡心指數︱疫情下的貧富懸殊 讓孩子建立正確價值觀|郭倩衡
2021-01-26    

疫情困擾我們已一年了!筆者作為輔導心理學家,有部份的工作已長期轉為網上或在家工作。比起大部份人在家處理文書、會議等,筆者在家工作的經驗或較有

如見︱疫情下學生在「Zoom」「開camera 」考試、鏡頭對試卷︱趙麗如
如見︱疫情下學生在「Zoom」「開camera 」考試、鏡頭對試卷︱趙麗如
2021-01-21    

這星期新任美國總統就職,一家人一起看新聞,9歲大孖問:「What is Blair House?」友人又傳來「CNN」的「Read the

衡心指數︱疫情反覆下給家長們的五個提示|郭倩衡
衡心指數︱疫情反覆下給家長們的五個提示|郭倩衡
2021-01-19    

世界跨進了2021年,或者未有立即如我們所盼望的「一切都會好起來」,反而我們有點持續的反覆、無奈、無力感......的集體感受。最近同不同的

仔女講呢啲︱4招教你用湯圓與孩子學習溝通|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4招教你用湯圓與孩子學習溝通|潘穎文
2021-01-17    

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傑 (Piaget, 1896-1980) 認為孩子在出生後,會主動地運用與生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即是認知結構

如見︱父母多保留「WhatsApp」再加「Signal」,越來越多家長谷要查看︱趙麗如
如見︱父母多保留「WhatsApp」再加「Signal」,越來越多家長谷要查看︱趙麗如
2021-01-14    

我家3個孩子,終於由兩位就讀小四的孖仔率先上面授課。由於是全校1/6學生輪流回校,校巴由他們兩個「包車」、因為要交回網課期間的部份功課,書包

衡心指數︱親子「斷捨離」尊重子女私隱 |郭倩衡
衡心指數︱親子「斷捨離」尊重子女私隱 |郭倩衡
2021-01-12    

這幾天的網路熱話,離不開「網路安全隱患」,關於保障個人私隱,在哪些社交平台能較安心分享,以免個人資料被利用...... 除了網路上的私隱,也

 如見|家長心聲:「我真係好想佢(子女)返學」(趙麗如)
如見|家長心聲:「我真係好想佢(子女)返學」(趙麗如)
2021-01-07    

新一年,家長收到的「禮物」當然是子女停止面授課堂至農曆年假, 繼續網課。雖然這次中、小學均多了一項「1/6」的放寬措施,即全校1/6學生可以

衡心指數︱向子女分享友誼回憶 體現友共情的珍貴|郭倩衡
衡心指數︱向子女分享友誼回憶 體現友共情的珍貴|郭倩衡
2021-01-05    

剛剛過去的聖誕和新年假期,跟往年的確很不一樣。因著疫情,不能舉行聚會派對、聚餐、倒數晚會,只能有一些「蚊型」聚會,跟朋友們視像網上相見,談談

仔女講呢啲|利用廁紙筒作溝通練習|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利用廁紙筒作溝通練習|潘穎文
2021-01-03    

衛生紙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可是當衛生紙用完後,那個衛生紙筒,也就是我們說的廁紙筒,是不是已被我們順手扔進了回收箱呢?原來,父母們可以利用這些廁

如見︱疫情下的新年願望:「唔死」就好,降低對子女的學業要求︱趙麗如
如見︱疫情下的新年願望:「唔死」就好,降低對子女的學業要求︱趙麗如
2020-12-31    

部份家長總結2020年時指出,如果在這全球動盪的一年:第一、您和家人沒有染上新型肺炎,即「未死」;第二、有工做及有糧出(有收入才算數);第三

 衡心指數︱2020年教會我們的七件事|郭倩衡
衡心指數︱2020年教會我們的七件事|郭倩衡
2020-12-30    

2020年來到最後幾天,在媒體中看到種種大事回顧、新年祝願;今年最「熱門」的新年願望大概是:「快點過去」!是的,這也確實反映我們心理現狀:我

如見|ZOOM 課亂象之老師「港孩化」:遲到早退、缺課、燥底狂鬧學生︱趙麗如
如見|ZOOM 課亂象之老師「港孩化」:遲到早退、缺課、燥底狂鬧學生︱趙麗如
2020-12-24    

上星期,我寫了疫情下「ZOOM」版「怪獸家長」的荒誕行徑。家長朋友們反應空前熱烈,徇眾要求,寫一篇網課下的「離譜老師」。我先「利申」,身為老

衡心指數︱聖誕假做咩好|郭倩衡
衡心指數︱聖誕假做咩好|郭倩衡
2020-12-22    

不一樣的聖誕和新年假期展開了!或許今年沒有聖誕派對(學校也只有線上派對和抽獎),晚上不能外出吃聖誕大餐,筆者上星期碰巧經過海旁觀賞燈飾,也發

仔女講呢啲|以電筒教孩子語言|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以電筒教孩子語言|潘穎文
2020-12-20    

在上兩期的文章中,我分享了如何利用水和毛巾與孩子進行遊戲,讓父母可以不用購買太多額外的玩具,利用日常生活的事物與孩子學習,貫徹簡約生活的概念

如見|ZOOM版「怪獸家長」 陪子女網課7大惡行︱趙麗如
如見|ZOOM版「怪獸家長」 陪子女網課7大惡行︱趙麗如
2020-12-17    

還有幾天,這學期又在抗疫的疲勞下完結。世事難料,當然沒有人能預先猜到在2020這年,全世界的學校大部份時間也會以「ZOOM」或類似的功具上網

衡心指數|聖誕節的意義 孩子送給我們的禮物|郭倩衡
衡心指數|聖誕節的意義 孩子送給我們的禮物|郭倩衡
2020-12-15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 每年踏入11月份,大家還穿著薄襯衫的時候,怎會想起聖誕節呢?當然是當商場、 商店和餐廳,總急不及待播放出一系列有點經

如見|大學興建「創意校園」,疫情在家中設計「創意家居」(趙麗如)
如見|大學興建「創意校園」,疫情在家中設計「創意家居」(趙麗如)
2020-12-09    

自從又停面授課程,三名子女天天在家:網課、電視、零食及打機成為他們的「疫情四寶」。由家長角度,他們安全就好,其餘都不重要。不用回校,少了補習

衡心指數|從造星看生涯規劃|郭倩衡
衡心指數|從造星看生涯規劃|郭倩衡
2020-12-08    

最近筆者在網路授課中,免卻大家在屏幕前熟睡,也會跟學生們多點交流,分享生活。其中,有學生們談起城中熱話,分享到最近某電視台的「真人騷」,確讓

 仔女講呢啲|一條毛巾能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一條毛巾能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潘穎文
2020-12-06    

在十一月的文章中,我分享過如何在一個實行簡約生活的家庭中,在不購買額外玩具的前題下,就地取材為孩子培養語言能力。上一次我介紹過用

如見︱「媽媽,疫情下,今年聖誕老人仍會來嗎?」(趙麗如)
如見︱「媽媽,疫情下,今年聖誕老人仍會來嗎?」(趙麗如)
2020-12-03    

這星期因第四波疫情嚴峻,社會氣氛繃緊,再加上多則令人難受的新聞,走在街上,彷彿也看到不少市民口罩內嘴角向下的面部表情似的。三名子女終於在昨天

衡心指數|延遲不一定是壞事 家長兒女都要學習忍耐等待|郭倩衡
衡心指數|延遲不一定是壞事 家長兒女都要學習忍耐等待|郭倩衡
2020-12-01    

踏入12月,天氣漸涼,節日氣氛濃厚,原是筆者最喜歡的季節呢!教學和工作量也較緩和的月份,多會計劃一個身心重整的旅遊......不過,2020

如見|抗疫雖又回到起點 大家不要放棄|趙麗如
如見|抗疫雖又回到起點 大家不要放棄|趙麗如
2020-11-26    

這星期,就讀中二的女兒喉嚨痛,嚇得我馬上帶她到兒科聖手好友的專科診所。好友醫術高明,亦非常謹慎,穿得像迎接生化戰一樣看病人,又把女兒帶到隔離

 衡心指數|逆風而行的2020年|郭倩衡
衡心指數|逆風而行的2020年|郭倩衡
2020-11-24    

2020年又來到了尾聲,如果用天氣比喻過心情,大家經歷了什麼天氣的一年呢?早前,在「萬聖節」的時候,有朋友在社交媒體開玩笑說:「這一年經歷了

如見︱多校又因呼吸道感染個案急停課 網課重出江湖家長怕怕︱趙麗如
如見︱多校又因呼吸道感染個案急停課 網課重出江湖家長怕怕︱趙麗如
2020-11-19    

這幾天家長圈大事,當然要數多間學校因為爆上呼吸道感染而按衛生防護中心或衛生署建議馬上停止面授課堂7天。有個別學校,全校有約6名學生來自兩班患

衡心指數|心情鬱悶彷如密雲滿佈 道出心事化憂愁|郭倩衡
衡心指數|心情鬱悶彷如密雲滿佈 道出心事化憂愁|郭倩衡
2020-11-17    

上星期《衡心指數》,筆者同大家分享了擔任輔導心理學家好些年頭的經驗,漸漸明白從前課堂教授闡述的中國心理學(Sun, 2013),理解多了一些

仔女講呢啲|三招教孩子看眉頭眼額|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三招教孩子看眉頭眼額|潘穎文
2020-11-15    

孩子是很單純的,很多時會不理會情境或對方的感受,直接表達心中所想。有些父母會問,孩子何時才能從別人的眉頭眼額中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

英國BNO 5+1 教育篇|報讀英國小學部署 英國學校重視學生本格看重面試|陳思銘 網上直播講座重點重溫
英國BNO 5+1 教育篇|報讀英國小學部署 英國學校重視學生本格看重面試|陳思銘 網上直播講座重點重溫
2020-11-13    

越來越多家長開始會為子女報讀海外學校,隨着BNO 5+1的條件更新,報讀英國學校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呢?英國升學專家陳思銘在10月28日的一場

如見︱抗疫心理|「輪椅劍后」余翠怡與媽媽的故事(趙麗如)
如見︱抗疫心理|「輪椅劍后」余翠怡與媽媽的故事(趙麗如)
2020-11-12    

疫情反覆,社區持續錄得源頭不明個案,多間學校亦爆出多宗上呼吸道感染個案,令部份學校馬上停課,家長圈又緊張起來。我昨天又補給了中童口罩及潔手液

衡心指數|情緒就像天氣 憤怒就如雷暴 不要壓抑學會面對處理|郭倩衡
衡心指數|情緒就像天氣 憤怒就如雷暴 不要壓抑學會面對處理|郭倩衡
2020-11-10    

如果在網路搜尋器輸入「情緒」......最熱門的關鍵字就是「病」,大家或者不覺得意外。然而,筆者作為輔導心理學家,特別專門於正向心理學及優勢

如見|功課批改過嚴 小學生失自信家長無奈|趙麗如
如見|功課批改過嚴 小學生失自信家長無奈|趙麗如
2020-11-05    

疫情困擾本港足足10個月了,中、小學雖未全面全日復課,但功課、評估 (美化了的「測驗」、「考試」代名詞)等學業壓力,一早無懼疫情,數量、難度

衡心指數|奇怪行為不一定是叛逆,家長需教導子女從壓力中舒壓|郭倩衡
衡心指數|奇怪行為不一定是叛逆,家長需教導子女從壓力中舒壓|郭倩衡
2020-11-03    

天氣終於進入秋冬的氣氛,為大眾來說是燒烤、郊遊、或是換季、預備節日的心情。不過,為大部分香港學生來說,入秋伴隨著的,卻是「測驗考試」的氣氛!

仔女講呢啲︱活用生活素材 從玩水學習溝通︱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活用生活素材 從玩水學習溝通︱潘穎文
2020-10-31    

近年,有不少父母都開始實行簡單生活,不想添置太多的玩具或物品在家中,讓生活可以簡樸一些。正因如此,他們都想知道如何就地取材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如見|8歲與86歲的YouTuber!下一個會是您的子女嗎?(趙麗如)
如見|8歲與86歲的YouTuber!下一個會是您的子女嗎?(趙麗如)
2020-10-29    

疫情由1月底影響香港至今近9個月,我不斷收到不少朋友的「WhatsApp」訊息或「Facebook post」,通知我他們或他們的子女拍片做

衡心指數|孩子價值觀可從延伸家庭中建立|郭倩衡
衡心指數|孩子價值觀可從延伸家庭中建立|郭倩衡
2020-10-27    

上一期《衡心指數》中,筆者建議父母閒時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下他們的愛情故事,因為父母之間的穩固愛情,也是小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之一;爸爸媽媽絕對不

如見|《畢得鳥劇場》:「Madam Lo」盧苑茵及「麥包」麥長青為人父母之道(趙麗如)
如見|《畢得鳥劇場》:「Madam Lo」盧苑茵及「麥包」麥長青為人父母之道(趙麗如)
2020-10-22    

在疫情下教書、照顧子女,很累。我的減壓方法一向是做運動。另外,我會在工餘時間,參與一些自己喜歡的、又能推廣正能量的育兒及家長教育活動。最近,

衡心指數|互愛夫妻關係有助孩子心智成長 大方分享夫妻之間的愛情|郭倩衡
衡心指數|互愛夫妻關係有助孩子心智成長 大方分享夫妻之間的愛情|郭倩衡
2020-10-20    

筆者的工作除了是輔導心理學家以外,也兼任大學講師,任教與輔導及心理學系的科目。其中一科,可說是筆者最樂在其中的,就是「個人成長」(Perso

【仔女講呢啲】喜歡文字才能學懂寫作|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喜歡文字才能學懂寫作|潘穎文
2020-10-18    

孩子升讀小學後,除了需要適應新學校、新老師和新同學外,另一個最大的轉變是,孩子需要學習以文字表達意思。有不少父母會表示這是不容易的,認為有些

【如見】疫情下考小一面試內容大揭秘|趙麗如
【如見】疫情下考小一面試內容大揭秘|趙麗如
2020-10-15    

自新型肺炎在農曆新年在本港肆虐以來,直資、私立小學在這個新學年,首次展開了疫情下的小一招生程序,10月當然是這類面試的高峰期。在抗疫、限聚、

【衡心指數】助孩子建健康網絡模式 宜先了解後引導|郭倩衡
【衡心指數】助孩子建健康網絡模式 宜先了解後引導|郭倩衡
2020-10-13    

在疫情的「新常態」以下,各人的生活和思考模式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化」和領悟,其中當然包括網上學習和在家工作的模式。2020年這疫情

【英國BNO 5+1 教育篇】報讀英國小學部署 | 任你問Q&A | 陳思銘壹齊分享網上直播
【英國BNO 5+1 教育篇】報讀英國小學部署 | 任你問Q&A | 陳思銘壹齊分享網上直播
2020-10-09    

港人憑BNO可申請移居英國,不少家長紛紛為下一代舖路到英國讀書,而英國政府不斷放寬港人居英政策,吸引更多人選擇遠走英國讀書,更激增幼小學童入

【如見】「新聞教父」黃應士的傳媒道德操守課堂|趙麗如
【如見】「新聞教父」黃應士的傳媒道德操守課堂|趙麗如
2020-10-08    

最近,我有幸出席了一個令我非常感動的師生聚會:見證我的老師、前僱主兼契爺黃應士先生,向我畢業及任教的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捐款5000萬元,支持新

【衡心指數】疫情下的五堂生命教育|郭倩衡
【衡心指數】疫情下的五堂生命教育|郭倩衡
2020-10-06    

上期《衡心指數》,筆者同大家談過「疫情下的新常態」,在這畢生難忘的2020年,我們不僅和家人、朋友,更與和全世界很多人一起面對這

【家文報告】紋身教師刻印着家庭溫暖|李家文
【家文報告】紋身教師刻印着家庭溫暖|李家文
2020-10-05    

外界總對教育工作者有很高要求,品德、學識、修養,沒有100分,也最好有90分。第一次見大學同事Chris(吳偉明),見他前臂有紋身,年輕兼任

【仔女講呢啲】尚未適應校園生活?教你用繪本調節子女心態|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尚未適應校園生活?教你用繪本調節子女心態|潘穎文
2020-10-04    

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提及過運用清單提示孩子在上學前和放學後需要完成的事情,以及運用計時器讓孩子明白建立「時間」觀念,以便適應上學的生活。在這

【如見|疫情下的中秋】《YouTube Kids》程式是子女的好選擇嗎?|趙麗如
【如見|疫情下的中秋】《YouTube Kids》程式是子女的好選擇嗎?|趙麗如
2020-10-01    

3名子女終於在2天前,戴上口罩、帶備一切防疫用品、填好體溫申報表,回校參加面授課堂。作為家長,早上6時55分,我望著他們踏上校巴的那一刻,百

【衡心指數】「成長心態」助孩子面對逆境 從錯誤中學習|郭倩衡
【衡心指數】「成長心態」助孩子面對逆境 從錯誤中學習|郭倩衡
2020-09-29    

疫情漸緩,上學、社交和家庭聚會慢慢恢復當中。最近的親戚朋友佳節聚會,大家的話題也難免圍繞:孩子復課適應嗎?生意好一點嗎?壓力大嗎

【家文報告】親情不在乎於血緣  孖生姊弟失訊尋親|李家文
【家文報告】親情不在乎於血緣 孖生姊弟失訊尋親|李家文
2020-09-28    

就讀小四的兒子本周二開始回校上學,快十歲的小朋友,打開手冊忙著對上課時間表,趕緊執拾課本、通告、功課、交堂費的支票等,核對好乖乖整齊放入書包

【如見】恢復面授課,學童感染風險增加,家長忐忑|趙麗如
【如見】恢復面授課,學童感染風險增加,家長忐忑|趙麗如
2020-09-24    

疫情稍為緩和,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的部份年級終於在昨天恢復面授課程。我家的三小孩不是那些指定級別,仍然在家中天天上網課,下星期才回校。年紀越小

【衡心指數】孩子抗疫新常態|郭倩衡
【衡心指數】孩子抗疫新常態|郭倩衡
2020-09-22    

為很多家庭來說,九月尾孩子「終於」能夠回到學校上課,家長總算舒了大大的一口氣。雖然疫情仍未能掉以輕心,但始終是一種「回到日常」的象徵。特別為

【家文報告】家長做伴讀書僮 子女閱讀成效培增|李家文
【家文報告】家長做伴讀書僮 子女閱讀成效培增|李家文
2020-09-21    

每個員工在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比較幸福,上司有慧眼看到同事的強弱,讓團隊就著自己喜愛的範疇努力去幹。在學界,遇上好老闆,不單

【仔女講呢啲】停課已久終開學 兩招助子女重拾學習節奏|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停課已久終開學 兩招助子女重拾學習節奏|潘穎文
2020-09-20    

今年的疫情反覆,現在終於到了開學的日子。可是,或許是早前停課已久,不少父母擔心孩子在復課後不懂得管理時間,按時完成學習的習作。父母除了口頭提

【如見】恢復面授課程 家長如臨大敵|趙麗如
【如見】恢復面授課程 家長如臨大敵|趙麗如
2020-09-17    

醫生好友告訴我, 幾乎過去的種種日常,也會在疫情稍為緩和下,出現「報復性」的反彈: 「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旅遊、「報復性」飲食、甚至「報

【衡心指數】驚見子女虐待動物?先找問題源頭|郭倩衡
【衡心指數】驚見子女虐待動物?先找問題源頭|郭倩衡
2020-09-15    

最近大家也在媒體和報章之中看到不少關於各地虐待動物的新聞,關注和呼籲愛護動物的聲音一直有增無減,社會輿論更會對那些虐待動物人士予以強烈譴責和

【家文報告】睇漫畫書就一定無益?|李家文
【家文報告】睇漫畫書就一定無益?|李家文
2020-09-11    

下班後,一開門,剛升上小四的兒子乖乖地閱讀,奇景再現。這次在他手上,不是"DIARY OF A WIMPY KID",而是學校指定看的一本英

【如見|網課趣聞】學童只著半套校服、老師忘記開咪|趙麗如
【如見|網課趣聞】學童只著半套校服、老師忘記開咪|趙麗如
2020-09-10    

這星期大學也開學了,首一、兩星期多數只進行網上教學。多間大學先後宣布,在月尾陸續回復面授課程或以混合模式教學。所謂「混合模式教學」,即老師在

【衡心指數】疫情致學童煩燥 4步學非暴力溝通|郭倩衡
【衡心指數】疫情致學童煩燥 4步學非暴力溝通|郭倩衡
2020-09-08    

筆者作為輔導心理學家和大學講師,這陣子既要跟大中小學生、還有家長們同行,自己教授課堂的安排也需每天調整和適應。因著疫情和各種措施,社會情況和

【學生家長疫情面試大作戰】拍面試片不需追求完美  全家成員需清楚網課時間表|趙麗如 x 盧家其 x 張寶華
【學生家長疫情面試大作戰】拍面試片不需追求完美 全家成員需清楚網課時間表|趙麗如 x 盧家其 x 張寶華
2020-09-08    

教育局宣佈9月23日起才分階段復課,而新學年剛開課一星期,暫時全為網上教學。不少家長為適應網課而煩惱;對於子女恰巧升上小一及中一的家長來說,

【仔女講呢啲】疫情削孩童社交機會 7步在家教導溝通技巧|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疫情削孩童社交機會 7步在家教導溝通技巧|潘穎文
2020-09-06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減少了孩子外出學習和與人接觸的機會。在上兩期的文章中,我分享了教導孩子開始溝通和說話的方法,包括準備合適的玩具和用品,以及

【如見|網上授課】小學生開學日逾15樣功課即「爆喊」|趙麗如
【如見|網上授課】小學生開學日逾15樣功課即「爆喊」|趙麗如
2020-09-03    

開學了!如果您以為在香港唸中、小學,學生在疫情下因為全部轉為網上教學而令功課減少,似乎頗「離地」!有家長好友傳來自拍就讀初小的兒子在9月1日

【衡心指數】開學三步曲 |郭倩衡
【衡心指數】開學三步曲 |郭倩衡
2020-09-01    

話說,筆者正在撰寫今期專欄文稿,一面從網上新聞直播中收聽到復課的安排。咦,竟發現文字檔中儲存的主題好像不夠更新對位了,匆匆再更改調整⋯⋯相信

【香港式芬蘭教育】以大自然為課室 生火攀樹樣樣齊 通德學校校長:Happy School唔係得玩!
【香港式芬蘭教育】以大自然為課室 生火攀樹樣樣齊 通德學校校長:Happy School唔係得玩!
2020-08-29    

芬蘭的教育世界聞名,強調小朋友愉快地學習,並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目標。香港不少學校借鏡芬蘭的教育模式,逐漸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在

【如見|9月網上開學】幼稚園推網上生日會 家長憂子女長期望電腦加深近視|趙麗如
【如見|9月網上開學】幼稚園推網上生日會 家長憂子女長期望電腦加深近視|趙麗如
2020-08-27    

還有不到一個星期,本地中、小學及幼稚園均陸續開學,全面推行網上授課。部份的「Online Learning Timetable」已經傳送到家

【衡心指數】從「早瞓」開始 準備開學 |郭倩衡
【衡心指數】從「早瞓」開始 準備開學 |郭倩衡
2020-08-25    

進入8月底的時光了!「捉緊暑假的尾巴」,筆者也趁著暑假完結以前,特意安排幾天,在家減低工作量,小休一下。雖然,今年疫情下的暑假也是很奇怪,有

【家文報告】子女越大 家長越要學懂放心和放手|李家文
【家文報告】子女越大 家長越要學懂放心和放手|李家文
2020-08-24    

疫情下,一家人留在香港,感情會有增無減?最近在家中開視像會議,九歲多兒子答應乖乖做習作,懂事明理。難得他嚷著要媽媽在家工作,決定要好好配合。

【仔女講呢啲】4招營造語境 輕鬆教幼兒說話|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4招營造語境 輕鬆教幼兒說話|潘穎文
2020-08-23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限制了人與人面對面的接觸。這時期對有言語困難的小朋友是非常艱難的。所以,在這艱難的時期,父母的教導就更為重要。在上一次的分

【英國升學揀邊科?】用7年做心理學家 BPS認證的學位是第一步|陳思銘
【英國升學揀邊科?】用7年做心理學家 BPS認證的學位是第一步|陳思銘
2020-08-22    

心理學是有關人的研究專業。修讀心理學可解釋人類的行為,與生活息息相關。此外,心理學既是文科,又是理科,不但需閱讀和寫作,還要分析數據和進

【如見】小一拍片面試實錄 怪獸家長要求子女NG三百次|趙麗如
【如見】小一拍片面試實錄 怪獸家長要求子女NG三百次|趙麗如
2020-08-20    

這星期,因為疫情持續反覆,多了直資或私立小學取消新一學年的第一輪小一面試,改為要求家長上載子女錄影片段或以視像面見代替,至於第二輪面見會否稍

【疫情在家|最好玩的線上學習】 三師已out!訓練兒童做Youtuber |張寶華
【疫情在家|最好玩的線上學習】 三師已out!訓練兒童做Youtuber |張寶華
2020-08-20    

「我的志願」的列表當中,除了醫生、律師、工程師這些傳統職業,近年Youtuber亦成為小朋友的夢想職業。有線前新聞之花張寶華日前與其8歲的姪

【衡心指數】老友移民的心理關口|郭倩衡
【衡心指數】老友移民的心理關口|郭倩衡
2020-08-18    

早幾期在《衡心指數》跟大家談起「移民」,不少朋友也跟筆者分享到,無論是決定離去者、或留下的,都一樣承受著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孩子面對著同學、

【疫情面試大作戰】 小一入學重要日子懶人包
【疫情面試大作戰】 小一入學重要日子懶人包
2020-08-18    

​

【英國創業移民】250萬開店月賺10萬 外賣甜品店老闆:英國業主唔會只係講錢
【英國創業移民】250萬開店月賺10萬 外賣甜品店老闆:英國業主唔會只係講錢
2020-08-18    

英國一向是香港人心儀的移民國家,BNO平權後相關的查詢急增。受脫歐、疫情等影響,不少人擔心移民英國後很難搵工,亦讓創業移民成為熱門之選。在香

【家文報告】資深傳媒人教女秘訣:拒高壓手法 有商有量的真民主|李家文
【家文報告】資深傳媒人教女秘訣:拒高壓手法 有商有量的真民主|李家文
2020-08-17    

和資深傳媒人戴熾賢在同一家媒體共事過,印象中,他文質彬彬,少說話,多做事。自中文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阿戴去了一年旅行,之後在雜誌社當攝影師及攝

【英國升學揀邊科?】英國讀完職業治療 想留低執業更容易|陳思銘
【英國升學揀邊科?】英國讀完職業治療 想留低執業更容易|陳思銘
2020-08-15    

職業治療是一個醫療保健專業,旨在透過有目的性的活動,促進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健康,幫助他們盡可能獨立生活,恢復肢體配合的功能,如刷牙、梳理頭髮

【英國香港城系列  教育置業一條龍】網上直播 重點分享
【英國香港城系列 教育置業一條龍】網上直播 重點分享
2020-08-14    

移民英國的門檻再度放寬下,加上可免費享用英國教育,不少香港人已蠢蠢欲動,安排早走早著。壹週刊早前舉辦第一個網上直播【英國香港城系列 教育置業

【如見】以故事教「港孩」脫離狹窄視野 了解國際大事|趙麗如
【如見】以故事教「港孩」脫離狹窄視野 了解國際大事|趙麗如
2020-08-13    

這星期國際及本地局勢風雲變幻、本地傳媒正值多事之秋、新型肺炎第三波疫情未有明顯減退跡象、經濟持續低迷,令社會的氣壓更低。教育界、家長圈則嚴陣

【家文報告】COO爸爸育兒著重軟實力 不盲目追名校|李家文
【家文報告】COO爸爸育兒著重軟實力 不盲目追名校|李家文
2020-08-12    

風雲色變,去或留,這一兩天,終於有定案。友人說,不捨得,始終想兒女在身邊。開過無數家庭會議,一家人走、還是下一代先行,方案改完又改,怎會有皆

【衡心指數】大人的哭泣聲絕無意義?|郭倩衡
【衡心指數】大人的哭泣聲絕無意義?|郭倩衡
2020-08-11    

筆者作為輔導心理學家,當處理孩子、青年個案的時候,我都會跟他們的父母見面。很多時,基本上是所有時候,當父母的心態和態度能配合輔導的話,孩子的

【移民澳洲|最難過的事】父母反應負面 預人工減半 一家三口預一定被歧視:有啲嘢唔係只用錢去衡量
【移民澳洲|最難過的事】父母反應負面 預人工減半 一家三口預一定被歧視:有啲嘢唔係只用錢去衡量
2020-08-11    

澳洲一向是香港人移民和升學的熱門國家之一,加上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上月宣布,延長港人留學生和臨時工作簽證至5年,之

【仔女講呢啲】想改善小朋友溝通技巧 最好用咩作餌?|潘穎文
【仔女講呢啲】想改善小朋友溝通技巧 最好用咩作餌?|潘穎文
2020-08-09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生活,對一群語言發展較慢的孩子的影響就更大了,因為他們或需暫停面對面的言語治療課,孩子也未能藉著上學、外出

【英國升學揀邊科】去英國追音樂夢得唔得?|陳思銘
【英國升學揀邊科】去英國追音樂夢得唔得?|陳思銘
2020-08-08    

音樂是一門藝術以及傳播美與歡樂的媒介。廣義來說,音樂是指任何以聲音組成的藝術。音樂和聲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心想像和創造。音樂可分為創

【如見】新學年禁面授課程 學校推8項新規定保出席率|趙麗如
【如見】新學年禁面授課程 學校推8項新規定保出席率|趙麗如
2020-08-06    

這星期對整個教育界及家長圈來說非常沮喪,因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在幾天前,宣布了全港學校可以按原定的日期開課,但「面對面授課」及所有校內活動暫停

【英國香港城系列 教育置業一條龍】陶傑 x 陳思銘 網上直播 | 把握移民英國的優勢
【英國香港城系列 教育置業一條龍】陶傑 x 陳思銘 網上直播 | 把握移民英國的優勢
2020-08-06    

BNO平權細節推出後,不少人都計劃移居英國。

【學生家長疫情面試大作戰】 壹齊分享網上直播  |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副校長盧家其 x 張寶華 x 趙麗如
【學生家長疫情面試大作戰】 壹齊分享網上直播  |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副校長盧家其 x 張寶華 x 趙麗如
2020-08-06    

教育局宣佈全港學校在新學年可按原定計劃開學,但要轉用網上教學。早在上半年,全港因抗疫停課,令整個教育界在急忙下推行網上授課,家長們無可選擇地

【衡心指數】自閉症可否談戀愛?|郭倩衡
【衡心指數】自閉症可否談戀愛?|郭倩衡
2020-08-04    

筆者在留家抗疫期間,也樂於發挖不同的電影、劇集、紀錄片或書籍,有時看到一些跟自己輔導工作和教學有關的題材,也會感到發現「新大陸」般雀躍,訂閱

【家文報告】出差回家被子當路人甲 COO爸爸拒再把湊仔責任外判|李家文
【家文報告】出差回家被子當路人甲 COO爸爸拒再把湊仔責任外判|李家文
2020-08-03    

打算送子女去外國寄宿?身邊朋友已經著手研究去英國哪個城市,一年至少三十多萬港元使費,兩口子省吃省喝,值得嗎?當中涉及財政問題、政治因素、個人

  • nextdigitalicon 蘋果日報 壹週刊 飲食男女
  • 報料 │ 關於我們 │ 廣告查詢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私隱政策 │ 內容授權 │ 常見問題
  • iosdownloadicon anddownloadicon
  • ©2021 ELEMENT 5 DIGITAL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