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飲食業多年來靠自由行賺到盤滿缽滿,令大家覺得北水就是王道。自從去年6月開始,經歷反送中抵制藍店,消費生態圈慢慢改變,建立黃色經濟圈。現時還因武漢肺炎疫情,進一步拖累經濟,香港人都是要靠自救。
經典藍店美心麵包店屢受抵制,本土麵包店反而靠著香港人支持,生意額沒有大影響之餘,逆市開新店擴張。Big Grains創辦人Andrew留學美國,回港後在一間金融公司從事經濟分析,但在2016年毅然放棄別人眼中的荀工,改為創業做麵包。全因看不過眼連鎖店的麵包空氣感重,且充滿化學添加劑。「唔想連食個包都食到化學添加劑」,Andrew決定放棄經濟分析師呢份荀工,投身麪包行業。
「我地一開始沒有以大陸人為主,全部都是以香港人為主,我地的產品、款式,全部都是以香港人口味,從沒有想過大陸人口味。」Andrew坦言自己始終是香港人,沒有必要特別遷就內地人的口味,去迎合某一些客群。結果就是法式麵包但卻是港式口味,如港式特飲檸檬茶、冬日街頭的炒栗子、飲茶才有的琥珀合桃,甚至蝦子香蔥,都充滿香港情懷。
由於Andrew對麵包品質有一定堅持,麵包用上法國牛油及麵粉等,令售價比普通麵包貴兩至三倍。此外,香港租金昂貴,開店後已沒有額外閒錢宣傳,加上首次創業沒有經驗,令麵包初期滯銷。「第一日只係賣得兩個包,打風又傻乎乎去開店,結果打風日只是能賣出一個包。」但他笑言,很多東西都是從錯誤或失敗中學習。
面對本土無人識,又不迎合大陸人,單純燒錢式經營難以維持生計。短短三個月,家人已憂心忡忡,直接問他可以如何經營下去。他亦坦白,公司資金不多,最多只能捱多三個月,這段時間除了盡力做好每個麵包外,亦沒有其他事能做。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其麵包受到100毛大讚,令原本拍烏蠅的場景變為大排長龍,麵包早早沽清。
不過,Andrew最驚喜的是其麵包大受日本人歡迎,在佐敦儲落一批日本熟客。「我記得有個日本人跟我說,你的牛角包很好吃,有我在日本食的感覺。」他笑指實情其牛角包是偏向法式,但有日本人欣賞都很驚喜。
普遍商家佬認為大陸人才有消費能力,但Andrew卻指儘管從香港人角度,會想以最低價錢吃到好的東西,但只要你的產品與眾不同,其實香港人都肯花費。黃色經濟圈所帶來的影響,遠超市場想象。
採訪:詹詠渝
攝錄:蔡福生
----------------------------
【壹週刊 武漢肺炎專頁】
緊貼防疫資訊!口罩訂購情況、確診個案、病徵潛伏期、封關國家名單、保險點賠?
與你遠離瘟疫 睇清官謊!
立即睇
-----------------------------
【壹週刊直播平台 ChannelNEXT】
專家教你自保攻略|口罩點揀|防疫點做
立即睇
-----------------------------
疫情追蹤,最新消息,Follow 壹週刊Telegram:
點擊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