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今日,是金管局和沽空港元的大鱷大戰的首個回合。
國際炒家自1997年7月起先後狙擊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台灣等貨幣,掀起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各地政府頭痛不已,甚至被迫投降,放棄捍衛本幣滙率。其後,食髓知味的炒家乘勢圍攻香港,在香港、紐約及倫敦大舉沽港元,衝擊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遠期港元的沽壓尤為沉重,另一邊廂,他們同時大量沽空恒指期貨,又在現貨市場拋售大藍籌。
金管局為了保住聯繫匯率,初時只有一招,就是挾息。10月23日上午,該局警告本地銀行,將對重複利用流動資金調整便利機制(LAF)的銀行收取懲罰性利息(傳聞達1000厘),以斷絕拋售港元的投機者的資金來源。這一天正好又是銀行貸放港元的結算日,借了頭寸給炒家沽空的銀行只好轉向同業拆借市場高價補倉,導致港元拆息在當天中午一度升至280厘水平。恒生指數被嚇散,暴瀉了1,200點,跌幅逾一成。不過,由於無法續借港元來拋售,炒家不得不暫緩攻擊,以重整旗鼓。
-----------------------------
【你爆料,我課金!】
爆相:$500 爆片:$1,000
分清黑白 壹齊揭穿社會黑幕!
詳情:
https://s.nextmag.hk/e/zg7VUk287Z
-----------------------------
【壹週刊Telegram,與港人同行,每日為你推送抗爭現場實況】
一手報料:
https://t.me/nextmaghk
最新消息:
https://t.me/NextPlushk
-----------------------------
【升級壹會員登記站 為你解疑難!】
沙田、旺角、荃灣、觀塘、銅鑼灣5區為你服務
詳情:
https://s.nextmag.hk/e/Tssefy687Z